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校长那禽兽一样的父亲(1/5)

感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强烈的**会让丧失起码的理智。

有时候,我们称之为

有时候,我们把它叫发骚。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满足自己内心处被压抑太久的**。

这种**可以是**,也可以是物欲,甚至是吃欲。

校长的童年是阴暗的。父亲生于晚清,长在民国,死于文革。

这个被儒家文化浸的体无完肤的老子对待儿就像对待畜生,对待老婆就像对待种猪。他一辈子说的最大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唯小子难养也!”

在这个老古董的意识里,这种玩意儿最不值钱,的唯一用处是生娃。可能校长的妈妈是小脚的缘故,农村的大多数粗重活她不了。

这也难怪。凡是小脚的,很少有下地活的,毕竟他们连走路的时候都颤颤巍巍的,更不用说挑水放羊耕地打场了。

很难想象,让她们赶着一批羊出去,夜幕降临的时候到底能赶回来几只?弄不好恐怕不是她们放羊,是羊放她们。

校长在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家庭里成长生活,根本就没有权可言。父亲无疑是家里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老大。家皇上管天下,他管老婆和儿。他长长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惜老子扫了一辈子的屋,把老婆和儿几乎都扫成神经病了,他最终还是一个走出不雾村的老农民。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认为都是晦气的老婆生了一个不中用的儿,要是生上一个男娃,就算他本做不到飞黄腾达衣锦还乡,他也能够凭借自己渊博恢弘牛的知识和无比高超的方法让自己的儿子稳当当的考个状元。

他时常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比如当他对月独饮小米酒的时候,他会长叹一声,然后拖长声调,半是歌唱半是哭泣的吟道:

“明月像饭碗,我是酒中仙。本是朝中儿,两把我绊。”

这诗被许多不明真相的文盲村民讨回自家,贴在上房的正墙上,然后逢边夸:“看看!你们看看!字是张师的字,诗是张师的诗。好上加好,价值连城。”

校长的爸爸所有的自尊,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的。他极了给村民们写对联,分文不取,自己磨墨。

校长那个时候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她只是觉得父亲好伟大,好神气,觉得父亲知道的怎么那么多,似乎是全世界最牛的诗。她常常给小伙伴们炫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