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端倪(1/7)

在很久以前,安泉是个理想主义者,虽然并不喜欢说话,但他却坚持认为只要有耐心,任何都是可以沟通的。不过在经过了多次的惨痛经验之后,现在的安泉坚持认为,只有才能够和沟通。

因此安泉在“途”走上官宁远一行后,就开始在客厅作自己的个电脑,连线查些资料,而没有理会躲在房里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的神秘少武媚。

安泉首先对上官宁远等能够成功发掘陵感到好奇,因为从古到今,没有被盗墓贼攻的陵墓并不太多,除了庞大复杂机关重重的始皇陵外,就只有夫妻合葬,历经三次大规模构建,埋葬历史上唯一位皇帝的陵了。

陵没有被盗,并不是因为盗墓贼手下留,而是因为坚实的墓葬体和特殊的地形所致。陵位于陕西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依山为陵,气势非常的雄伟壮观。

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一千余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夹着司马道。仅这条道就足以展现陵的雄伟之处,从道门踏上石阶路,计五百三十七级台阶,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一对,翼马和鸵鸟各一对,石马五对,石翁仲十对,石碑两道。东面是武则天前无古后无来者的无字墓碑,西面则是述圣记碑。有王宾像六十一尊,石狮一对,其周围还有十七座陪葬墓。

只看这样的规模,就明白当时的陵花费了多少的功夫、力、财力和物力,盛唐本就被后世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唐朝的科技水平也位居当时的世界之首,而到了武则天时期,虽然上有天灾下有酷吏,但总体上却算得上是天下太平,而其社会意义也并不下于唐初贞观之治时期。

近代历史上,曾有不少提议要发掘陵,因为陵内肯定藏有太多珍贵的文物,而且因为从来没有被盗掘过,因此这些墓葬物品的价值也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厂。

十年前,考古学界又掀起了一要求公开发掘始皇陵和陵的热,事实上每隔上一段时间,都会有这样的一。用一位安泉熟悉的考古学家的话来说,十年一届,总会有年轻期望通过发掘始皇陵和陵来提升自己的名气,妄图一夜成名。

不过十年前的提议,因为有了被学术界称为“疯子”的上官宁远参加,因此与之前许多热有了本质的改变,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相关部门同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