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人合一”的功夫茶(6/7)
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其中,
汕功夫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没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冲茶之法。”
连凤琴也解释道:“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州府和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可以说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
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我今天用的就是汕功夫茶。”
“总的来说,功夫茶之“超凡”就在于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致,
作更为考究,品饮更为高明。以功夫茶最具代表
的
汕功夫茶来说,其茶艺流程要比红茶、绿茶、花茶等其他茶类复杂得多,相比较而言,功夫茶有更多的讲究。龙井与碧螺春是知名度较高的绿茶,号称“色、香、味、形”四绝;而功夫茶,除了品赏这色、香、味、形之外,还要品“韵”如武夷茶的“岩韵”安溪茶的“观音韵”凤凰茶的“山韵”冻顶茶的“风韵”“韵”要清、雅、厚、远。缺乏训练或饮茶经验较少的
,根本就分辨不出“韵”与“味”的区别,更不用说何为清、雅、厚、远”思滢也好奇地问道:“那么这样说来:只要是用这个功夫,沏的茶就都叫做功夫茶吗?”
连凤琴点点,又摇摇
,说道:“功夫茶一定要冲出味道来,但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适合这样子冲泡,一般大家选用的都是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此类的乌龙茶叶,因为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用它,就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这功夫茶浓度比较高,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就会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那我们今天用的是甚么茶叶呢?”
琴书也开问道。
连老解释道:“是碧天峰的“铁观音””
“铁观音?”
“对!说起这个“铁观音”倒是有个典故:相传,安溪西坪尧阳面岩仕王士让,清雍正十年中副贡,
隆十年出任湖广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清
隆元年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于夕阳西附徘徊南轩之旁。一
,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
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
肺腑。”
“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免饯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
隆帝饮后,甚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